今天讀到一篇行為設計學的文章,很有趣
我們都知道Uber 提供了一個叫車平台
媒合了乘客和司機的需求
Uber 得到25%的車資,車主則是拿75%
聽起來,兩者的利益應該是一致的,有錢大家賺嘛
Uber 和車主間存在一個矛盾
司機想的是賺錢,但他也要生活
不可能一直在路上隨時待命
然而,Uber想的是市佔率
它希望乘客想叫車時,能夠快速地,廉價地叫到一部車
因此它希望待命的司機愈多愈好,上線時間愈長愈好,最好永不停歇
然而,Uber和司機之間是沒有雇傭關係的
之前還因此上過法院
換言之,Uber 無法強迫車主做任何他們不想做的事
所以, Uber 根據行為設計學設計了一系列的”套路”
讓司機上癮,一直不斷地為Uber賣命
以下就是五種讓司機上癮的方式
1) 動態目標: 當車主累了,想下班時
Uber App會跳出視窗說,你只要再賺XX元,就能夠達到YY元了
你真的想要下線嗎?
這個YY元沒有任何根據,很可能只是一個差幾元就能達到的整數
2) 提前接單: 就像影集在結束前會自動播放下一集
Uber 會在司機會到目的地前,推送下一個訂單
3) 女性口吻: 因為Uber司機多半是男性
藉由女性口吻,會說服司機再多做一會兒
4) 新人任務: 為了避免新司機在新鮮感過後就不想開了
Uber 有個新手獎勵機制,在完成25個任務之後,提供一個獎勵
那麼,若有人在接了25個訂單之後就走人呢?
不會,科學數據顯示,接了25個訂單之後,就習慣了
5) 免費勛章: 就像電子遊戲一樣,完成某些特定任務
系統會提供勛章給司機
這一切,都是為了留住更多的司機
讓更多的司機為Uber 幹更多的活
而且,還挺有效的
我們能不能用一點行為設計學,設計一下我們的客戶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