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

我的投資(四)


大部分的投資專家或書籍都在告訴你
投資要賺錢,就是要「低買高賣」
不要怕追高,只要能賣得更高就好
不要怕殺低,只要能買得更低就行
只是,股市又有一句明言,「不追高,不殺低」
到底要相信哪一句話呢?

如果你能預測股市高低點
任何一句話都可以為你賺錢
如果不行,每一句話都只是自我安慰罷了
廢話說完,以下是兩個重點

第一,投資要獲利,「低買高賣」不是唯一


長期而言,投資的獲利來自兩方面:股利公司成長
只不過,這兩者的期望報酬加起來只有single digit (5~8%)
一般投資人根本看不上眼
君不見,一天在股市的漲停板就是7%
厲害的還可以買在跌停,賣在漲停
這一來一回就是15%的報酬
誰能受得了這種塞不了牙縫的single digit
這又回到了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爭論中

如果你想要的是這種上沖下洗的刺激感
去賭場偶爾玩玩還可以
千萬不要拿你自己的退休金開玩笑
話說回來,股市之所以吸引人,是否就是這種賭博的刺激感?

在退休金的討論中就曾談過
每年5~8%的年化報酬率
累積三十年之後就是相當可觀的數字
我們實在不需要去冒這種「低賣高買」的風險
(是的,大部分人都是高高的買,結果低低的賣)

不過,「低買高賣」的確有一點點可能:就是透過資產配置
舉例來說,如果我的100萬資產配置希望如下
標的
百分比
實際金額
債券
30%
300,000
美國股市
25%
250,000
台灣股市
25%
250,000
其他股市
20%
200,000

一年之後股市大漲,我的資產配置成長了20%,變成120萬如下
標的
百分比
實際金額
報酬率
債券
21%
250,000
-16%
美國股市
33%
400,000
+60%
台灣股市
25%
300,000
+16%
其他股市
21%
250,000
+25%

我所服務的萬家香公司今年也大賺,所以發了30萬年終獎金
我想將這筆錢再投入我的資產配置中
因此我的總資產會變成150 (120+30)
只是,這30萬該如何分配呢?
按照原來的比例,我可以重新分配如下
標的
百分比
實際金額
操作方式
債券
30%
450,000
Buy 200,000
美國股市
25%
375,000
Sell 25,000
台灣股市
25%
375,000
Buy 75,000
其他股市
20%
300,000
Buy 50,000

也就是賣掉部分美國股市(收回25,000
買債券200,000
買台灣股市75,000
買其他股市50,000

因為美國股市漲幅高(+60%),賣掉一部分
其他三個標的因為下跌或漲幅較小,所以買進
某種程度上達成了低買與高賣的操作
這樣的操作稱之為再平衡(意即回到原本設定的百分比平衡點)

所謂低買或高賣,總是要有個參考點
然而個股或單一地區股市的參考點常常是無意義的
500元的宏達電,是高還是低呢?
6000點的台灣股市,又是高還是低呢?
因此,資產配置中的各類別所佔的百分比可以提供一點參考價值

紙上談兵很容易
實際上的操作又如何呢?
以上面的例子來說
要你賣掉有賺錢的美國股市很容易
落袋為安嘛
買進台灣或其他地區股市也還OK
這叫趁勝追擊
但是債券已經跌了16%,居然還要花大把鈔票加碼
這心理上的負擔其實相當大

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
再平衡的確可以為你的資產多創造一些報酬
不過,除了心理上的負擔之外,它也有風險
如果你一直加碼的地區叫日本股市
再平衡的結果會讓你的報酬比不平衡要差一些
這就看投資人如何取捨了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