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了一些投資文章,但內容可能太廣泛或針對性不足
因此,常被問到以下的問題:
「0050該何時買,何時賣?」
「債券去哪裡買,怎麼買?」
「美國券商是什麼東西,有沒有風險?」
「我現在有一筆錢,該怎麼投資」
…
為此,這一系列的文章將鎖定以下的投資者
1.年齡大約在 35上下,意即工作約十年,還要有至少二十年才能退休
(沒有中樂透的話)
2.手邊存了一些錢可供投資 (say NT 100萬~1000萬)
3.對投資有一些經驗(good or bad),也有一些概念
(知道什麼是股票,什麼是基金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首先,投資過股票之後,相信大部分人都是"有賺有賠"
但從買第一張股票到現在的數年間,你的總投資報酬率呢?
會不會有「還不如拿去定存」的感嘆呢?(還是你根本就沒算過?)
我先承認,我從入社會前就開始買股票
到2010年三月止,報酬率絕對是負的,而且應該負很大
若是調出早期買過的股票清單,我一定會痛罵自己頭殼壞去
為什麼當時會買這檔股票呢?
很可能是那時聽了某股市名嘴的吹捧
也有可能是那一期的財訊或是今周刊有特別報導
更有可能是某個同學在某間公司說有內線,至少賺20%...
(我還記得某位同學叫我買旺宏,說股價上看200元)
anyway, 你不孤單,絕大多數的台灣投資人都是這麼過來的
我們都有被坑殺的經驗
也都有賺過一兩個漲停板之後去慶祝的美好時光
只不過,拿這些經驗來準備退休金,你敢嗎?
或者,你曾看過某雜誌報導「可口可樂奶奶」
內容是說某個投資人數十年前就開始買股票,不但只買同一支股票
(在美國可能是可口可樂,在台灣也許叫做台積電)
而且買了之後就永不賣出(長期投資?)
一直到去世之後,才發現他(她)的投資報酬率高達幾百倍
然後,雜誌開始找這種股票(台積電,中華電,鴻海,中鋼,台塑...)
每個投資人也都希望自己成為下一個可口可樂奶奶
well,這種事後諸葛的報導很常見
幾百倍的報酬率也很驚人
只是,如果你當初買到的股票叫「安隆」,「Bear Stern」...
或是台灣的「東隆五金」、「耀文電子」、「嘉食化」...
只怕你想哭都沒有眼淚
「挑產業龍頭」、「等低點再買進?」
想想宏達電,從1300元腰斬到650算不算低點?
剛剛看了一下收盤價,250元都不到
那,意思是說股票都不能買嗎?
當然不是,上述幾百字的重點如下:
1.個股風險太高,一般投資人不應該也沒有必要去承擔這種風險(註1)
2.分散風險不是口號,對一般人而言,基金是個不錯的解藥(註 2)
下一篇,我們來看看基金,這個解藥很有可能其實是毒藥
註1:常常有人說高風險才有高報酬,其實不太正確
正確的說法是,高報酬一定伴隨高風險
但是,高風險不保證有高報酬,投資個股就是個例子
註2:上過投資學的人應該聽過,要分散風險,最少要投資三十種股票
但對一般投資人而言,管理三十種以上股票太費時了
因此,共同基金應該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
因此,常被問到以下的問題:
「0050該何時買,何時賣?」
「債券去哪裡買,怎麼買?」
「美國券商是什麼東西,有沒有風險?」
「我現在有一筆錢,該怎麼投資」
…
為此,這一系列的文章將鎖定以下的投資者
1.年齡大約在 35上下,意即工作約十年,還要有至少二十年才能退休
(沒有中樂透的話)
2.手邊存了一些錢可供投資 (say NT 100萬~1000萬)
3.對投資有一些經驗(good or bad),也有一些概念
(知道什麼是股票,什麼是基金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首先,投資過股票之後,相信大部分人都是"有賺有賠"
但從買第一張股票到現在的數年間,你的總投資報酬率呢?
會不會有「還不如拿去定存」的感嘆呢?(還是你根本就沒算過?)
我先承認,我從入社會前就開始買股票
到2010年三月止,報酬率絕對是負的,而且應該負很大
若是調出早期買過的股票清單,我一定會痛罵自己頭殼壞去
為什麼當時會買這檔股票呢?
很可能是那時聽了某股市名嘴的吹捧
也有可能是那一期的財訊或是今周刊有特別報導
更有可能是某個同學在某間公司說有內線,至少賺20%...
(我還記得某位同學叫我買旺宏,說股價上看200元)
anyway, 你不孤單,絕大多數的台灣投資人都是這麼過來的
我們都有被坑殺的經驗
也都有賺過一兩個漲停板之後去慶祝的美好時光
只不過,拿這些經驗來準備退休金,你敢嗎?
或者,你曾看過某雜誌報導「可口可樂奶奶」
內容是說某個投資人數十年前就開始買股票,不但只買同一支股票
(在美國可能是可口可樂,在台灣也許叫做台積電)
而且買了之後就永不賣出(長期投資?)
一直到去世之後,才發現他(她)的投資報酬率高達幾百倍
然後,雜誌開始找這種股票(台積電,中華電,鴻海,中鋼,台塑...)
每個投資人也都希望自己成為下一個可口可樂奶奶
well,這種事後諸葛的報導很常見
幾百倍的報酬率也很驚人
只是,如果你當初買到的股票叫「安隆」,「Bear Stern」...
或是台灣的「東隆五金」、「耀文電子」、「嘉食化」...
只怕你想哭都沒有眼淚
「挑產業龍頭」、「等低點再買進?」
想想宏達電,從1300元腰斬到650算不算低點?
剛剛看了一下收盤價,250元都不到
那,意思是說股票都不能買嗎?
當然不是,上述幾百字的重點如下:
1.個股風險太高,一般投資人不應該也沒有必要去承擔這種風險(註1)
2.分散風險不是口號,對一般人而言,基金是個不錯的解藥(註 2)
下一篇,我們來看看基金,這個解藥很有可能其實是毒藥
註1:常常有人說高風險才有高報酬,其實不太正確
正確的說法是,高報酬一定伴隨高風險
但是,高風險不保證有高報酬,投資個股就是個例子
註2:上過投資學的人應該聽過,要分散風險,最少要投資三十種股票
但對一般投資人而言,管理三十種以上股票太費時了
因此,共同基金應該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